12.21.2011
義大利的新生活
在義大利住了兩個多禮拜,發現這裡的許多事物和美國有很大的差異,但像 "亂中有序" 的交通、 蜿蜒的小巷道、 還有廣場中的攤販市集,卻又令我感到如在台灣一般的似曾相識。
我們暫住的公寓位在半山腰,前面那條馬路雖然只是不寬敞的兩線道,平常卻總是有著往來市區和山上不間斷的車潮。為了要避開這般的車水馬龍,我們步行上下山都會盡可能的穿梭在那些兩旁有著綿延石牆的小路。漫步在這些狹窄靜謐的小道上,我總愛臆測這些用一塊塊石頭砌成高高低低的圍牆到底有多古老,是三十年? 又或許是三百年?
我所有的碗盤廚具都留在美國,而公寓裡的小廚房只有幾個杯盤鍋子和瓦斯爐,卻沒有最心愛的烤箱。失望之餘,我還是欣喜的發現,這裡冬天有好多在美國少見的柿子和栗子。
柿子是在十九世紀被引進到義大利,如今義大利是全世界柿子產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們的公寓後面就有一棵結實累累的柿子樹呢! 這裡的柿子味道甜美,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煮一鍋柿子果醬了!
和柿子不同,栗子在義大利已經是有千年悠久歷史的重要糧食作物,因為栗子可以種植在山地又富含澱粉,在馬鈴薯由南美洲傳到歐洲之前,栗子是這裡窮人最主要的糧食來源。著名的甜點 "蒙布朗 Mont Blanc" 最主要的成分就是昂貴的栗子泥,或許,暫時沒有烤箱的我也可以自製栗子泥!
11.21.2011
風 沙 星辰 Wind Sand & Stars
這是我們離開美國前最後一次的旅行。
大沙丘國家公園 Great Sand Dunes National Park 位在海拔七千五百英尺左右的谷地中,周圍則被高達一萬四千英尺的群山圍繞。幾十萬年來,兩股相反方向的風將細沙堆積在這片方圓三十英里的區域內。這些最高可達750 英尺高的沙丘,是北美洲最高、最為壯觀的沙丘群。
夏季,可以坐滑板從高處滑下的沙丘和緊鄰的絹絹溪流,讓雖然離海有幾千英里遙遠的大沙丘國家公園,也像海灘一樣充斥戲水玩沙的人潮。我們造訪之時因為是秋冬交接之際,溪水早已乾枯或結冰,高山被皚皚白雪覆蓋,陣陣寒風吹過廣闊荒涼的大地,只隱隱約約可見稀疏的遊客,彷彿如蟲蟻般被淹沒在一座座高聳的沙丘間。
我們牽著 BonBon 和 Nova,像蝸牛一般緩慢的爬上沙丘,然後再輕輕鬆鬆的往下滑,兩隻狗好像也覺得置身於滾滾黃沙間是件很新奇的體驗,興高采烈的打起"沙仗"。坐在沙丘頂端瞭望這片荒漠,我想起小王子 的作者 -法國作家 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在他的另一本名著 風沙星辰 Wind Sand and Stars 中描寫的,那充滿著魔力、既引人讚嘆又危機重重的大漠景象。
夜晚,不知從何方吹來的強風將我們包圍,除了不遠處 Alamosa 小城的點點燈火,就只有皎潔的月色和繁星照燿這塊有台灣面積三分之二大的沙漠谷地。人煙稀疏的寂靜廣漠,和繁華人聲鼎沸的台灣小島,這是多麼強烈的對比阿!
或許,這也是歐洲人初到美洲 "新大陸" 時,對這片廣闊無盡的大地的讚嘆吧! 而這禮拜,我們就將告別美國這個 "新世界",踏上古老的歐洲大陸,開始另一段嶄新的旅程。
See you all in Italy!!!
10.30.2011
巧克力瑪芬小蛋糕 Chocolate Muffins
氣象預報這禮拜會有入秋以來第一場雪 ,我們於是趕緊採收菜園裡最後一批的秋葵 、玉米 、和馬鈴薯。 來美國後 ,年年看到鄰居在公寓前的籬笆旁種菜 ,今年卻還是我們第一次嘗試當業餘農夫的滋味 ,結果當然是差強人意 ,我們這才真正體會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的深刻意含。
自從天氣轉冷 ,巧克力甜點又成為我的最愛。 很難想像今天深受大眾喜愛的巧克力 ,是在500多年前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後 ,才輾轉流傳到世界各地 ,此外 ,歐洲人起先其實並不怎麼欣賞純可可的滋味 ,要等到17世紀 ,當巧克力遇上了糖 ,兩者的結合讓巧克力從此風靡全世界!
我在下雪前烤了好多巧克力瑪芬 chocolate muffins ,寒冷的天氣裡 ,有什麼比窩在沙發上 ,吃著濃郁的巧克力小蛋糕 ,喝一杯熱騰騰的 cappuccino ,要更為愜意呢!這個巧克力瑪芬蛋糕的配方 ,出自我剛來美國時在學校的書店裡買的第一本食譜 ,當時只是覺得書裡的每道點心都可口誘人 ,並沒有認真動手做的意思。食譜就這樣擺在書架上好多年 ,直到最近 , 迷上烘焙的我才重新 "發現" 它的存在。
瑪芬 muffin 在美國是很普遍的早餐選擇 ,也是咖啡店裡必備的點心。 最基本的瑪芬做法和鬆餅 pancake 一樣簡單快速 ,口味也很容易隨個人喜好變化調整 ,只要把粉類的原料和液體類的原料混合至 8 分勻 ,即可入烤箱烘烤 ,失敗率很低 ,很適合初學者一試喔!
巧克力瑪芬 Chocolate Muffins (約可做10~12個)
(食譜出自 Essentials Chocolate 1999 Quintet Publishing Limited)
材料:
(1) 中筋麵粉 210 公克 ,可可粉 cocoa powder 30 公克 ,發粉 baking powder 1 大匙 ,鹽 1/2 小匙 ,碎巧克力* 3/4 杯
(2) 蛋 2 個 ,糖 100 公克 ,沙拉油 120 公克 ,牛奶 240 公克 ,香草精 vanilla extract 1 小匙
* 碎巧克力可以隨個人喜好混合 bittersweet chocolate、semisweet chocolate、milk chocolate 三種巧克力。 這個配方不太甜 ,所以我喜歡加比較甜的 semisweet chocolate 和 milk chocolate。
做法:
(1) 烤箱預熱到攝氏 20 0度
(2) 把材料 1 稍混勻 ,把材料 2 混合均勻 ,再把材料 2 倒入材料 1 中 ,攪拌至 8 分勻 ,不要過度攪拌 ,做好的瑪芬才不會太硬
(3) 把麵糊倒入烤模中 ,每個約 7 分滿 ,放烤箱中層烤 20 分鐘左右 ,直到蛋糕隆起、上色、 用手指輕壓感覺有彈性即可
(4) 放稍涼 ,可以溫熱或常溫下食用
10.19.2011
秋景 Autumn Scenery
距離去義大利的日子愈來愈近了,我們還是忙裡偷閒地到海拔4000多公尺高的 落磯山脈國家公園 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 ,欣賞今秋第一場雪後的高山美景。
還記得中學時 ,家住大屯山腰的同學們 ,在山上難得下雪時 ,總會通知我們上山賞雪。 儘管小小的降雪總是曇花一現 ,第一次見到白雪的我們還是興奮無比。
在冬季氣候溫和的美國南方居住多年 ,這還是我生平第一次環繞於厚達一呎的積雪中。 走在往高山湖泊的步道上 ,我興高采烈地看著剛被降雪覆蓋的森林和山峰 ,覺得自己好像愛麗斯一般夢遊仙境呢!
總覺得 ,初秋的高山 ,多了被皚皚白雪覆蓋的山峰和在樹梢隨風舞動的橘黃秋葉 ,比起夏季一片的綠意盎然或是冬季無盡的茫茫蕭瑟 ,要有更鮮豔生動的景觀。當然 ,就像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如此動人的秋色 ,再過不久也將被嚴峻的寒冬所取代。走在滿地白楊落葉和松果的森林中 ,我把2011年科羅拉多的秋景收藏在記憶深處!
9.30.2011
登上比玉山還高的 West Spanish Peak
到現在,我還是不太知道自己那天是怎麼 “爬”上山頂的!
聳立於科羅拉多州南部,標高 4153
公尺的 West Spanish Peak (旅遊資訊請看這裡) , 是我這一生中爬過最高的山。或許是因為到登山口的落葉林山區,沿途景色優美的讓人屏息,又或許是網路上登山客的照片中,有年長的阿公和阿嬤,雖然這座山的雄偉與陡峭,從 50 公里之外就可見一般,我一直糊塗到站在離登山步道入口處不遠的大草原上,望著幾里之外光禿冷峻的石頭山,才開始理解事態嚴重,一邊驚呼 “這就是我們等下要爬的山嗎?”
前半段的登山步道蜿蜒在一棵棵像聖誕樹一樣的冷杉和落葉松樹林中,我們走的極為愜意,唯一的 “意外” 是頑皮的 Nova 像小熊維尼一樣喜歡招惹蜜蜂。大約1小時後,我們就超越了林木線
( tree line ),再往上爬,就是草木不生的 45 度碎石斜坡,也是挑戰的開始。
爬碎石坡大概是登這類高山要會的基本功,無奈我膽子小又缺乏運動細胞,只能像蝸牛一樣慢慢向上。站在亂石堆裡,往下望去是幾百公尺深的山谷,剛剛越過的森林現在看來就像是一張綠色的毛地毯。往上望去,佔據大半視野的是一道高如天際的碎石山壁。我爬的心灰意冷,還一邊憂心待會要如何下山,要不是先生連哄帶騙地堅持我一定要和他一起爬完這登頂的500公尺,我應該會像來這兒遊玩的許多旅客一樣,站在大草原上讚嘆高山的壯麗就覺得心滿意足了。
山頂的景色像是外星球般,荒無孤寂,風呼呼的吹著,偶爾有幾隻烏鴉盤旋而過。在高峰上,山下的景物顯得如此渺小遙遠,蔚藍天際相形之下好像還離我更近一些,彷彿一伸手就可以摸到朵朵白雲。或許是缺乏冒險挑戰的精神吧,儘管沐浴在耀眼的陽光下,我卻仍然感到無比的孤獨,只想要趕快下山,重回森林的懷抱。
風塵僕僕的回到在山腳下的營區時, 天色已暗,不過幾分鐘之前,最後一抹夕陽才像是被身型龐大的黑夜巨獸吞噬,靜悄悄地滑落遠處山峰之下。不知道是因為白天登山時的亢奮還未消失,或是輕微高山症的影響,整晚,我聽著外頭滴滴答答的雨聲,一直無法入眠。好不容易等到夜半時分,雨終於停了,我摸黑起身,帳外潮濕冰涼的空氣迎面而來,一抬頭,卻驚訝的發現陰霾已散,滿天閃亮的星斗,在3500公尺的高地夜空,看來竟是格外的清晰耀眼!
或許,這會是我去登下一座超過4000公尺高山時的勇氣吧! 為的,不是挑戰體能的極限,也非征服高峰時的驕傲,而是些與自然為伍時的小小驚嘆和歡愉,像是:在草木不生的碎石陵線上的紅色小瓢蟲,早晨時被冰霜覆蓋的野花野草在朝陽照耀下閃閃發亮,還有那在一夜之間就被皚皚白雪點綴的山峰!
9.18.2011
法國土司 French Toast
小時候,我最期待的早餐,就是媽媽做的法國土司了,我愛看著媽媽像變魔術一般,不一會兒就把那些不起眼的白土司,煎成一片片金黃色充滿甜蜜蛋香的法國土司。
出了國,開始要自理早餐之後,我才發現要做出童年回憶裡的幸福早餐, 居然沒有想像中的簡單。在家時有媽媽料理三餐,除去偶爾煮水餃或是下麵條, 我對最基本的炒菜煎蛋都感到生疏,更何況是要煎出漂亮的法國土司呢?
我嘗試了好幾次,結果卻總是長相口感都欠佳。
其實呀,煎法國土司和煎蛋煎鬆餅一樣,都非什麼天大的難事,只怪我以前從來沒把心思放在烹調這件事上。幸好我在兩三年前重新發現下廚的樂趣,尤其是開始自己動手作麵包之後,終於可以得意的端出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法國土司了。
基本的法國土司的材料很簡單,不過就是幾片麵包,沾上用蛋、牛奶、和糖調成的蛋汁,但是既然麵包是主材料,想當然麵包的好壞是影響成敗的關鍵。我從前傻傻的用在美國超級市場買來的一大條土司,那些工廠快速大量生產出的麵包,就像史酷比 Scooby-Doo 卡通裡那一疊幾呎高的三明治可以用手壓縮成一小片,軟趴趴的只要一浸在蛋汁裡就好像要解體了,用這樣的麵包煎出來的法國土司自然無法稱為美味。
什麼樣的麵包最適合做法國土司呢? 從基本的 baguette (法式長棍麵包)、像點心的 croissant (可頌、牛角麵包) 和 brioche (布里歐、普利歐修)、或是很鄉村的 sourdough bread (酸種麵包)……,每個人似乎都有自己的偏愛。我喜歡用我自己做的 “諾曼第水手麵包” pain brie,因為它有香脆的外皮,細密的麵包內部可以吸收很多的蛋汁 ,煎好的法國土司口感恰到好處。
法國土司 French Toast
材料: 麵包 四片,蛋 2 個,牛奶 4 大匙,糖 2 ~3 大匙。
做法:
1. 將蛋、牛奶、糖混合均勻成為蛋汁,平底鍋中加一點奶油燒熱。
2. 將每片麵包的兩面都沾滿蛋汁,放入平底鍋內煎至兩面都成金黃色即可。
3. 趁溫熱食用,可以灑上糖粉或其他配料。
9.15.2011
法國諾曼第的 “水手麵包” Pain Brié
我喜歡住在四季分明的地方,因為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春夏秋冬季節的交替。 就像八月底時我還在抱怨天氣炎熱,沒想到月曆一翻到九月,秋天就已經悄悄現身了。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一整個夏天都被冷落在一旁的烤箱,興致高昂的烤了好幾個法國諾曼第區域傳統的水手麵包 Pain
Brié。
這個麵包之所以叫 Pain
Brié ,是因為在製作過程中,必須用桿麵棍反覆拍桿麵糰,好讓做成的麵包有細密均勻的組織。據說自古以來,諾曼第當地的水手漁夫們出海時,都會攜帶這種既耐放又可口的麵包當乾糧,所以我又喜歡稱它為水手麵包。
諾曼第靠海,有豐富的海產,當地傳統的水手麵包,自然很適合搭配牡蠣等海鮮一塊兒享用。Pain
Brié 最特別之處,是它麵糰的含水量雖然很低,可是烤出的麵包卻不會像硬梆梆的磚塊,而是如山東饅頭一樣結實的恰到好處,還可以吃的出淡淡的奶油香。我們常常拿它當郊遊時的餐點,用它搭配海鮮濃湯,還拿來煎法國吐司呢!
做好吃的 Pain
Brié 不算太難,但這傳統麵包聽說在今日的法國也並不普遍,大概是因為它有些費時,前一天要先準備老麵
ferment,又有些費力,書上說要用全身力量以桿麵棍拍打麵糰15分鐘,那就把揉麵糰當成是在健身運動吧 :)
老麵 (ferment)材料: 高筋麵粉 500 公克,快發乾酵母
active dry yeast 2 小匙,鹽 10 克,水
350 公克
老麵做法: 將上述材料依序混合均勻,揉成均勻光滑的麵糰,放入鍋中,用保鮮膜封好鍋頂,放入冰箱冷藏室以低溫發酵至少
8 小時,最多 48 小時,要使用前 1 至 2 小時可以先把鍋子從冰箱取出,讓麵糰稍微回溫
Pain Brié
材料: 水 50 公克,快發乾酵母
active dry yeast 2 小匙,所有的老麵 ferment,高筋麵粉 250 公克,含鹽奶油 salted butter 50 公克
Pain Brié
做法:
1. 烤箱預熱到攝氏 480 度
2. 先把酵母倒入水中混勻,然後混合所有材料,用手揉麵糰 2 到 5 分鐘,麵糰會很乾硬
3. 以身體的重量,用桿麵棍將麵糰反覆桿開再折起約 15 分鐘,桿好的麵糰會變的很光滑柔軟
4. 將麵糰揉成球型,放回鍋中,蓋上亞麻布或保鮮膜,發酵 1小時 30 分鐘 (麵糰膨脹至將近 2 倍大)
5. 取出麵糰,等分成 3 份 (每份約 400 公克)
,整形成球型,用布蓋好,再發酵 1 小時 (麵糰膨脹至將近 2 倍大,用手指輕壓麵糰,凹痕不會快速彈回即可)
6. 放入烤箱中層,先以攝氏 480 度烤 5 分鐘,再以攝氏 425 度烤 15 分鐘,直到麵包呈金黃色即可
8.30.2011
用優格做的雜糧藍莓鬆餅 Blueberry Yogurt Multigrain Pancakes
八月就要過去了,我算了算,一整個月家裡使用烤箱的次數不會超過3次,外頭天天是超過35度C 高溫的炎夏,邊用烤箱邊吹冷氣實在是太不符合 “節能減碳” 的精神啦 ! 為了盡量減少烹調食物時所散發的熱氣和所需的時間,我們的中餐經常是當令時蔬和瓜果做的沙拉,嘴饞的時候還會用微波爐做碗粿和蛋糕。不用烤箱最大的缺憾是我們已經一個月沒有麵包可吃了,難怪那天我一時興起,問先生現在最想吃什麼,他的回答居然是讓人莞爾的 “記憶麵包” !!!
材料:
1. 中筋麵粉 68 公克,全麥麵粉 62 公克,大麥麵粉 barley flour 32 公克,發粉 baking powder 1大匙, 鹽 ½ 小匙
2. 蛋 2 個,砂糖 2 大匙,牛奶 2 大匙,原味優格 plain yogurt 225 公克,融化奶油 melted butter 3 大匙
3. 藍莓一杯
做法:
1. 將材料 1 稍混勻,備用
2. 將材料 2 混合均勻,然後將材料 1 倒入材料 2 中,攪拌至 7 分勻即可,再倒入藍莓,稍拌勻,麵糊應該要很濃稠幾乎不會流動
3. 平底鍋中加少許的奶油燒熱,將麵糊舀入鍋中成為一個個圓餅,用中小火煎到圓餅的周圍呈凝固不流動狀 ( 2 到 3 分鐘),就可以翻面,煎到兩面都上色即可
* 這個鬆餅含有優格,所以和一般需要趁熱食用的鬆餅不同,而是比較適合等稍涼之後再吃
8.14.2011
意料之外 Unexpected
這幾天的生活,幾乎就像電影阿干正傳 Forrest Gump 裡的名言:“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禮拜二早上,我和往常一樣,戴頂草帽穿著長袖,在院子裡細心呵護我們的菜園。 因為是種菜新手,所以我們把蘿蔔開的白色小花當成寶貝 (其實蘿蔔開花就表示沒有蘿蔔可吃了) ,既興奮又緊張的看著哈密瓜一天天的茁壯,不時還要擔心草地上活蹦亂跳的蚱蜢們,會把我們辛辛苦苦種出的小苗全部吃光。
突然,從院子後方傳來一陣天崩地裂的巨響,一幕我作夢也想不到的情節就在眼前上演:一輛呼嘯而過的紅色小卡車,不但把我們後院一排圍牆全撞翻了,在迅速逃逸之際,又把一旁的電線桿給撞飛了好幾呎,小卡車的後頭,還緊跟著鳴笛大作的警車……
我看的目瞪口呆,公園旁正在送信的郵差也看傻了眼;還好,電力公司的工作人員,不到兩小時就把電線桿給接好了,警察也來現場拍照存證,並保證會抓拿嫌犯到案。只能說,像這樣的怪事,還真不是平常能預想的到的!
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在美國待了超過十年的我們,居然即將要漂洋過海到歐洲工作! 到美國唸書、工作,是大學時就計畫好的人生規劃,而一切,似乎也都按部就班的完成,本來以為,這一輩子大概就會在美國安居樂業,不會再有太大的變動,顯然人算不如天算阿! 幾個月前,我還一直嚮往著哪天有機會可以一攬歐洲風采呢!
所以,不久之後, “和我們去旅行吧” 就要有全新風貌的歐洲版囉!
7.30.2011
QQ 的楓糖核桃布丁 Maple Walnut Pudding
七月以來炙熱的天氣讓院子裡的韭蔥 ( leek ) 都開出了如拳頭般大小的白色花球了。每天都快被熱昏頭的我一點兒都不想用烤箱,除了多吃新鮮水果之外,愛吃甜食的我們做了許多適合炎炎夏日的冰涼甜點,像是芒果雪酪 ( sorbet )、咖啡果凍、巧克力冰淇淋、還有這個口感嫩嫩QQ 的楓糖核桃布丁!
每個人喜歡的布丁口感,似乎都不盡相同。從小吃慣了台灣的雞蛋布丁 ( crème caramel 、flan ),到了美國驚訝美國人吃的布丁,是一團濃濃稠稠的半流質物體,簡直無法下嚥,失望之餘,才發現做雞蛋布丁很簡單,從此思鄉嘴饞時,再也不用望著超級市場裡的黏稠布丁嘆氣了。奇怪的是, 我卻很愛吃有著同樣濃稠口感的烤布蕾 crème brûlée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表層薄脆的焦糖配上底下香濃軟滑的布丁在嘴裡化開,讓我常常忘了用鮮奶油做的烤布蕾熱量有多驚人,一口氣吃掉一大碗。
楓糖核桃布丁 Maple Walnut Pudding (食譜出自2005年3月的 Redbook 雜誌 )
材料: 牛奶 2 ¼ 杯,砂糖 70 ~ 100公克*,太白粉 3大匙,蛋黃 3 個,奶油 2 大匙,香草精 vanilla 1小匙,適量碎核桃和楓糖漿
*糖量可依個人喜好增減,我喜歡讓布丁不那麼甜,以便可以淋上更多的楓糖漿
做法:
1. 用小鍋將 2 杯的牛奶煮至將滾。
2. 把糖、剩餘 1/4 杯的牛奶、太白粉、蛋黃混合均勻。
3. 將鍋中一半的熱牛奶一匙匙的加入做法 2 的液體中,並且一邊不停的攪拌。
4. 把做法 3 混合好的液體再倒回鍋中,不停攪拌,用中火煮到滾,轉小火再煮 2 分鐘即可離火,加入奶油和香草精,拌勻,倒入容器中冷藏至少 4 小時,食用時灑上碎核桃、淋上楓糖漿。
7.23.2011
櫻桃 + 杏桃果醬 Apricot and Cherry Jams
我一直對果醬情有獨鍾,不論是在超市、農民市集、或是旅途中的觀光景點,我總愛細細瀏覽架上那一罐罐甜蜜的果醬,從最普遍的草莓、橘子口味,到藍莓、覆盆子、還有蜜桃杏仁甜酒、無花果薑汁 …… 果醬似乎總能滿足我對浪漫甜美的幻想!
第一次做果醬,是為了保存好幾磅剛從果園採回的新鮮藍莓。我半信半疑的照著食譜, 緊張興奮的攪拌著那一鍋熱騰騰不斷冒泡、又散發出如晨霧般濃郁香氣的藍莓糖漿, 驚訝的看著原本流動的水果糖漿,愈來愈濃稠 …… 原來做果醬是如此容易又令人陶醉阿!
今年,我除了做櫻桃果醬之外,還嘗試新口味,做了杏桃果醬。美國杏桃的產量不算多,只有夏天偶爾會見到它的芳跡。大概是物以稀為貴,和其他各種桃子李子擺在一塊兒的杏桃,總能吸引大家的讚嘆聲,我也總是心動的買幾個回家做甜點。
杏桃 apricot 據說原產於中國等亞洲地區,這大概可以從稱醫界為杏林、稱教育界為杏壇等典故,看出些端倪。 杏桃的果核,就是中藥裡的杏仁,還有中式甜點飲品中的杏仁粉、杏仁露,和另一種堅果“杏仁”almond,是不一樣的,想了解 apricot 和 almond 的詳細差異, 可以到周老師的部落格閱讀。台灣因為地處亞熱帶,不適合需要寒冷冬季的杏樹生長,從小到大我不知喝了多少杏仁粉,琅琅上口杜牧的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和釋志南的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卻從來不知杏桃真面目,現在想來真是死讀書阿!
櫻桃果醬 Cherry Jam (食譜來自 David Lebovitz )
做法:
1. 先將一個盤子放入冰箱冷凍庫中冷藏
2. 櫻桃洗淨,去核,切成小塊,放入鍋中用中火煮軟,不時攪拌以免燒焦
3. 秤一下煮軟的櫻桃的重量,以便決定要加多少砂糖,櫻桃和糖的比例是1: 3/4,例如煮好的櫻桃有 600 公克,那就加 450 公克的砂糖
4. 將櫻桃和砂糖倒入鍋中,用中火煮到糖溶解,加入少許檸檬汁,不時攪拌,繼續煮到溫度到達攝氏 105 度或華氏 221 度,即可離火。如果沒有溫度計,或是要測試果醬是否已經煮好,可以舀少許果醬到冰凍的盤子上,放回冷凍庫冰 1 到 2 分鐘,取出後用手指輕推果醬, 觀察表面是否可以推出皺紋,如果沒有,就再煮兩分鐘,然後再用盤子測試,重複這個步驟,直到皺紋出現為止
杏桃果醬 Apricot Jam (食譜來自David Lebovitz )
7.10.2011
巧克力鬆餅 Chocolate Pancakes
我和先生都滿喜歡看西班牙裔廚師 José Andrés 在美國公共電視台PBS播出的節目“Made in Spain”。今年五月剛得到由 James Beard Foundation 所評選、有美國料理界奧斯卡獎之稱年度最佳廚師獎的 José Andrés,在節目裡用他那濃濃的西班牙口音,還有詼諧幽默的風格,帶觀眾走訪西班牙各地的名產與美食,然後回到他在華府的廚房, 教大家烹調出一道道平易近人的美味料理。每次看 José Andrés 的節目,先生總是說,他看起來就像是法國繪本大師桑貝畫的“小陶氣尼古拉” Le petit Nicolas 裡,那個胖嘟嘟、嘴裡永遠有吃不完食物的死黨 - 亞斯特 !
José Andrés 在節目中示範的這個巧克力鬆餅 chocolate pancakes,是我們最喜愛的早餐之一。這幾天台灣的新聞報導市售鬆餅等產品含有過量鋁的問題,其實做鬆餅非常簡單,大家不妨自己動手,用不含鋁的發粉,試試看這個巧克力鬆餅食譜。
為了搭配巧克力鬆餅,我還做了一罐櫻桃果醬 cherry jam,趁著夏天有著豐盛的水果,接下來我打算再做杏桃果醬、藍莓果醬 …… 做果醬最迷人之處,是煮果醬時家裡瀰漫著濃濃的水果香氣,我常常在想,如果香水也可以有這樣自然、甜美芬芳的香味,那該有多好 !
做果醬也很簡單,通常只需要水果和糖,不像市售產品,為了節省成本和大量銷售,需要添加其他添加物。
下次再和大家分享這些果醬的做法囉 !
巧克力鬆餅 Chocolate Pancakes
材料:
1. 中筋麵粉 1 ¾ 杯,發粉 baking powder 2小匙,蘇打粉 baking soda ½ 小匙, 鹽 ¼ 小匙
2. 蛋 1個,砂糖 2大匙,酪乳 buttermilk* 1 ½ 杯,橄欖油 2大匙,碎巧克力片** ½ 杯
* 酪乳buttermilk 在台灣不容易找到,可以在量杯裡先加1大匙檸檬汁或白醋,再將牛奶倒入量杯中,直到到達一杯的刻度,靜置5分鐘,就等於一杯的酪乳了
** 巧克力可以隨個人喜好,用苦甜巧克力或牛奶巧克力都可以
做法:
1. 將材料1稍拌勻,備用
2. 將材料2混合均勻,然後將材料1倒入材料 2中,攪拌至8分勻即可,不需過度攪拌
3. 平底鍋中加2大匙的橄欖油燒熱,將麵糊倒入鍋中成為一個個圓餅,用中小火煎到表面開始有氣泡出現,就可以翻面,煎到兩面都上色即可,趁溫熱食用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