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我思故我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我思故我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4.04.2012

春天 Primavera



Primavera ,春天,這是我最早學會的少數幾個義大利文單字之一。我從一月底二月初還是寒冬之際 ,就厭煩了枯灰蕭瑟的山巒與田野,天天盼望著春暖花開的季節。今年的春天也來的特別早,才三月上旬,冬天時完全不見蹤影的各種鳥兒,突然就開始在樹梢吱吱喳喳的高歌;山坡上的果樹不知不覺間就冒出了嫩綠的新芽;原來光禿的一棵棵櫻花樹也紛紛綻放或粉或白的花朵。最神奇的,或許還是家外陽台後方那十多公尺高的垂直岩壁,深黑色的山壁在冬天時看來分外冷峻,沒想到春天一到,這山壁居然可以長出各式植物,化為一片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唯一還在讓我等待的,是莊園裡一列列整齊的葡萄樹,什麼時候它們才會發芽呢?





今年春天讓我驚喜的,還包括了我試作的,非常具有義大利特色的 Ricotta 鬆餅。我只吃了一口,就不禁要讚嘆這種 Ricotta 鬆餅,是我嘗試過的各種鬆餅配方中,最美味可口的。

除了鬆餅,我也做了另一樣既簡單又很適合春天的早餐/點心 - 可麗餅 crepe 。這些,就都留到下一篇網誌中,再和大家分享囉!





3.22.2012

隔壁的阿伯 (刊登於聯合報繽紛版)


(這篇文章是我去年秋末在美國時所寫的,前一陣子,在台灣的媽媽告訴我戶頭裡多了一筆稿費,我們才知道這篇文章已經刊載於聯合報了,但是因為報社並未事前通知刊登的日期,所以我們到現在都還不知道這篇文章到底是被登在哪一天的報紙上......) 

隔壁的阿伯                                                                                                                    

家旁有間閒置許久的空屋。小巧的木造老房子,方方正正的坐落在滿佈雜草的大庭院中,從它斑駁的外牆、黯淡破損的門窗、和坍塌的後屋簷,不難看出歲月留下的痕跡。

清晨,我喜歡睡眼惺忪地望著溫柔閃動的晨光驅散幽暗黑夜,一吋吋的照亮、喚醒彷若沉睡中的老屋。白天,在院子照顧花草時,我和先生也會好奇的看著這棟飽經風霜的屋子,臆測它的主人和故事,我們甚至想到小鎮上的市政廳,打探老屋的身世。

八月的某一天,神秘的屋主出現了。一對陌生訪客,在舊屋的裡裡外外巡視一圈之後,敦親睦鄰地和在菜園澆水的我們打招呼。有些駝背的阿伯和他那白髮蒼蒼的老媽媽告訴我們,木屋建於1920年,當初是為了給阿伯的阿嬤和她的四個兒女居住才建造的,自從12年前阿伯的叔叔去世後,就荒廢至今。

從那天起,靦腆木訥的阿伯,就開始他的 一人建築公司,一手包辦修復老屋的工程。他像變魔術似的,開著輛老當益壯的淺藍福特小卡車和拖車,陸續運來各種整修房子的器具和建材。某個早晨,我一如往常的往窗外一望,赫然發現阿伯連施工用的鷹架,還有像貨櫃般大的建築用垃圾桶,都搬來了呢!

我猜,在台灣,像這樣一間並非古蹟又破舊毀損的老屋,大概會在都市更新的名義下,早被拆除,改建成全新的公寓大廈。相形之下,美國人對老房子要熱情的多,願意一磚一瓦修復百年古厝的民眾,時有所聞。近年來,在一股傳統復古的次文化影響下,修繕老屋還謂為風潮。
     
或許因為年輕時在鐵路公司工作,阿伯雖然年逾花甲,體力卻好的驚人。在攝氏40度的天候下,短短幾天的敲敲打打,就把屋子的舊裝潢和隔間拆個精光,還在屋後挖了個修理排水管線的大坑洞。接下來幾天,每當我看到被太陽曬的通紅的阿伯,頂著高溫,在屋頂上剷除那據他說共有五層的瓦片,總會為他捏把冷汗,擔心他會中暑。好心腸的先生,還自告奮勇地和阿伯花了兩個下午,汗流浹背地拆除快坍塌的加蓋後屋,和搖搖欲墜的磚造煙囪。

我在州立大學唸書時,常見到興建嶄新的宿舍,往往只需幾個月的功夫,但整修保存校園裡的百年建築,卻得耗時好幾個寒暑;可是,老建築承載的滿滿記憶與情感,又怎能用效率和金錢來衡量呢? 我想起母親,在宜蘭老家被出售時的憂傷感嘆,失去了舊家,就像斬斷了她與兒時種種間最後的聯繫。我也想到自己在離家多年之後,還是時常試圖在腦海裡回想勾勒在台灣的家的模樣。當我意識到再也無法清晰準確的回憶起屋裡的每個細節時,總會感到無比惆悵,家,彷彿又離我更遙遠了!  

或許,正是這份對過往的情感和執著,讓阿伯著手整修阿嬤留下來的老房子吧。阿伯並非趕流行,也不單只為了老屋還有尚稱堅固的地基和結構,他珍惜的,應該是這屋簷下將近一世紀的家族故事!                  

蛻去了屋頂的層層瓦片,老房子如今看來更顯滄桑,阿伯想必要再認真工作好幾個月,才能讓它恢復昔日風采。我期待,今年的耶誕夜, 寒冬裡的木屋將不再孤單寂寞:它的壁爐裡會有溫暖的熊熊柴火, 窗邊會有棵點綴的閃閃發亮的耶誕樹,還有圍繞餐桌旁洋溢著幸福與歡笑的一家人!


8.14.2011

意料之外 Unexpected

























這幾天的生活,幾乎就像電影阿干正傳 Forrest Gump 裡的名言: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禮拜二早上,我和往常一樣,戴頂草帽穿著長袖,在院子裡細心呵護我們的菜園。 因為是種菜新手,所以我們把蘿蔔開的白色小花當成寶貝 (其實蘿蔔開花就表示沒有蘿蔔可吃了) ,既興奮又緊張的看著哈密瓜一天天的茁壯,不時還要擔心草地上活蹦亂跳的蚱蜢們,會把我們辛辛苦苦種出的小苗全部吃光。

突然,從院子後方傳來一陣天崩地裂的巨響,一幕我作夢也想不到的情節就在眼前上演:一輛呼嘯而過的紅色小卡車,不但把我們後院一排圍牆全撞翻了,在迅速逃逸之際,又把一旁的電線桿給撞飛了好幾呎,小卡車的後頭,還緊跟著鳴笛大作的警車……

我看的目瞪口呆,公園旁正在送信的郵差也看傻了眼;還好,電力公司的工作人員,不到兩小時就把電線桿給接好了,警察也來現場拍照存證,並保證會抓拿嫌犯到案。只能說,像這樣的怪事,還真不是平常能預想的到的!

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在美國待了超過十年的我們,居然即將要漂洋過海到歐洲工作!  到美國唸書、工作,是大學時就計畫好的人生規劃,而一切,似乎也都按部就班的完成,本來以為,這一輩子大概就會在美國安居樂業,不會再有太大的變動,顯然人算不如天算阿! 幾個月前,我還一直嚮往著哪天有機會可以一攬歐洲風采呢!

所以,不久之後, 和我們去旅行吧就要有全新風貌的歐洲版囉!   

4.26.2011

老相機的故事 (刊載於4/24 中國時報)

* 這是之前整理家裡時,為被我們冷落了許久、擺在架上積灰塵的老canon單眼相機寫的, 沒想到承編輯青睞,刊登在報紙副刊上,還望讀者不嫌棄才好。  
























老照相機,就像老說書人,儘管歲月的滄桑逐漸抹去其昔日風華,仍然能道出一個個膾炙人口的精采故事,捕捉那一幕幕稍縱即逝的動人影像。

靜靜的躺在書架上的canon單眼相機,已經有四十年的歷史了,它是公公在美國留學時,省吃儉用以好幾個月的薪水購得的,也是先生學習攝影的啟蒙。第一次見到它,我還是個初上大學的新鮮人,正談著人生的第一場戀愛,只用過傻瓜相機,全然不知光圈快門焦距為何物的我,好奇的看著男友從背袋裡拿出一台方方正正如磚塊般的神秘相機,熟練的轉動幾個刻度,按下幾個按鈕,在初夏燦爛陽光下的向日葵花圃裡,留下我們青澀靦腆的第一次合影。從此,老相機就這樣伴著我們,不論是在細雨濛濛的陽明山竹子湖採海芋,忙裡偷閒的躺在校園裡茂盛的青草地上,或是和被我們暱稱為阿氫的半流浪狗玩耍,它默默的紀錄我倆那年少輕狂時的身影;之後,我們畢業,出國,它也隨著我們遠度崇洋,遊歷四方。                 

時光流轉,實驗農場的向日葵花圃變成了水鳥棲息的生態池,令人懷念的校園草地上蓋起了一棟棟大樓,最親愛的阿氫也已離我們而去,而當年在鏡頭下還顯得稚氣未脫的我們, 則成了牽手一生的伴侶,只有老相機,似乎不受光陰的牽制,依舊老當益壯的為我們留下一張張珍貴的回憶。但就像打字機、錄音帶、甚至是家用電話,都在這個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時代洪流中一一被淘汰,老相機的退休,似乎也是無可避免,某一天,當我們再也禁不起數位相機便利的誘惑,它也成了書架上那些充滿往日情懷的古董收藏之一。

我對老相機的深刻情感,除了因為它訴說了屬於我們的特別故事,或許也夾雜著對這個數位影像氾濫的時代的感嘆。當拍照成了稀鬆平常的小事,當影像隨時可以被刪除和修改,我卻懷念從前在要拍照之際的興奮和緊張,在等待底片沖洗時的不耐與期待,和迫不及待的翻閱剛洗出照片時的無窮樂趣。我拿起厚重的老相機,望著那些昔日的相本,腦海裡不禁浮現將它們及它們的故事傳給下一代的景象,只是不知,孩子是否能夠想像和珍惜,在不久的從前,相機需要的是底片而非記憶卡,曾經,按下快門所捕捉到的瞬間,是無法被隨意刪除抹滅的?   
  

3.31.2011

中西部的田野 Field in the Midwest





這一個禮拜,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旅途中,這是我們經過中西部平原最常見到的景象:破舊的老屋,孤獨的佇立在一望無際連綿千里的田野中,似乎永不止息的風,呼嘯吹過三月仍舊枯黃的平原......

可不要小看這片看似荒無的田野,這裡是美國的大穀倉,超市裡一半以上的食物,很可能都源自於這裡,像麥當勞這類速食店,依賴的也是這裡工業化種植的農作物。

我不禁要問:這樣大規模的農業,是美國社會進步的象徵,還是違背自然生產出次級食物的怪獸呢?

2.26.2011

如何撰寫美食部落格 About Food Blogging


和我們去旅行吧不過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除了想和大家分享我們生活的點滴之外,也包含對我個人創作的期許;因此,儘管寫格純粹是嗜好,我還是很戰戰兢兢的認真耕耘這個小天地。
 
我在網路上搜尋一些關於美食部落格的資訊與建議時,往往發現,歐美國家專寫飲食部落格 food blogging 的風氣不但蓬勃,而且精采好格連連,不論作者是業餘或專業,他們部落格的精美圖文,往往媲美讓人愛不釋手、看了食指大動的美食雜誌,美食部落客們儼然成為一個專業群體,還有專為他們設計的研習課程。反觀在台灣,雖然寫飲食的部落格眾多,但是整體的水準離食譜、雜誌還有段不小的差距,也鮮少有文章討論如何提升部落格的品質。

昨天我讀了David Lebovitz 新發表在他網站上,一篇關於經營美食部落格的文章。 曾在由 Alice Waters 經營、素享盛名的加州餐廳 Chez Panisse  底下的甜點部門工作過多年的他,在文章中和讀者們分享在年度的美食部落客聚會 Food Blogger Camp 期間的心得,我覺得這是篇對和我一樣的寫格新手很有幫助的好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這裡閱讀原文。

要寫出好的美食部落格,最重要的是要先問問自己為了什麼而寫?寫的內容又有何獨特性?這兩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需要花不少時間摸索,如果你的部落格的內容總是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自然也無法吸引忠實的讀者。有些部落客們為了提高瀏覽人數和人氣,想盡辦法寫一些 討好搜尋引擎的標題和內容,這樣吸引來的絕大多數都是浮雲過客,對建立讀者群的幫助其實不大。

美食部落格有三個基本元素:一是文章,二是圖片,三是版面設計。

文章這個部分,David Lebovitz 給大家最主要的建議是,要用自己獨特的口吻, 寫出吸引人的故事,而非拘泥於寫食譜和作法,因為讀者們最有興趣的,往往是食物背後、關於作者的生活和故事。此外,除非你是寫作高手,可以寫出讓人想要一口氣讀完的長篇好文,考慮到大部分的讀者,通常只會花2分鐘左右瀏覽一篇文章,文章的長度最好不要太長,適時的用圖片將文章分段,或是把長文分成幾篇發表,都是可行的方法。

圖片方面,令人有些感嘆卻又不爭的事實是,好照片往往比好文章更容易吸引讀者的注意,也因此,提升部落格照片的品質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力許可,最好是買台單眼相機,當然啦,好器材還要配上好技術,所以常常練習是照出好照片的不二法門。一些攝影的技巧,像是盡量利用戶外自然柔和的光線,不同的食物要運用不同的拍照角度,如何構圖和擺放佈景道具,在這個我很喜歡的部落格 Food Bloggers Unite 裡,都有很詳細的介紹。

關於版面設計,我覺得對於一般不想花錢聘請專人設計網站的業餘部落客們來說, 最容易改善的,就是盡量讓自己的部落格看起來清爽簡潔,而不是五花八門讓人眼花撩亂。不過這也是個人喜好問題,像我是個可能再過幾年就慢慢要有老花眼的人, 每次看到那些花花綠綠的版面,總是會覺得頭昏腦脹。

David Lebovitz 在文章中還提到其他許多小撇步和建議,像是如何運用 FacebookTwitter 等社群網站,以及到別的部落格留言,來推銷自己的部落格;寫作時應注意的用字遣辭;還有善用留言功能與讀者互動等等。除此之外,他在文末還推薦了一長串關於如何寫部落格的網站,這麼多的資源真讓我有挖到寶藏的感覺!

我個人認為他提出的大部分建議,都還滿中肯的,某些意見也許是見仁見智,不過就像他自己在文章一開頭就強調的,就算百分之百照著他的意見寫格,也不能保證你的部落格從此就會榮登人氣排行版。

儘管如此,我還是不能免俗的期望, 和我們去旅行吧 哪天也可以有撥雲見日 出頭天的時候阿

2.07.2011

誰需要青蛙王子? Who Needs the Frog Prince?

圖片出自於Crane, Walter. The Frog Prince.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and Sons, 1874.
家旁的州立大學常常會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活動內容從學術、藝文、到康樂,可說是包羅萬象,例如邀請諾貝爾獎得主等知名學者到校演講,仲夏夜裡在操場大草坪上舉辦星光電影院,還有每年十二月初在鐘樓前舉行聖誕樹點燈儀式;這麼多的活動中,我們最常參與的是音樂系不定期舉辦的小型音樂會,好比說,上個禮拜我們就應就讀音樂系的朋友之邀,去聽他們今年的第一場演出。

出人意料之外的,這場音樂會的壓軸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經典童話故事 - 青蛙王子。舞台上,手裡拿著可愛青蛙布偶的說書人,生動地描述著青蛙變王子的過程,配上由高齡八十歲的作曲家兼指揮率領樂團所演出的逗趣音樂,我聽著聽著,忽然有一種幸福溫暖的感覺,好像時光倒流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錄音機裡傳來李艷秋姊姊說著那些讓我百聽不厭的童話故事......

曲終人散時,先生忽然轉過頭來對我說:「現在的小朋友也許不喜歡聽這種故事了!」其實,我們和小孩接觸的機會不多,說不定還是有很多小朋友著迷於經典童話故事,不過,我卻不禁思索這些故事是否還適合二十一世紀的幼童呢?

古典童話故事最受人批判之處,大概是其中充斥著許多在今天看來已經不合時宜的刻版印象和價值觀,儘管許多專家學者的研究顯示家長不必過於擔心,還是很難不令人懷疑沉醉其中的小朋友會不會多少受到一點負面的影響? 就好比如果小朋友喜歡玩一些暴力血腥的電玩,很多家長應該也會覺得不妥。我對經典童話故事沒有太大的反感,或許是因為自覺雖然在童年時將小紅帽、白雪公主、睡美人、美人魚、糖果屋、灰姑娘、六隻小羊、還有三隻小豬這些故事聽得滾瓜爛熟,長大後似乎沒有被它們"洗腦",念大學的時候這些故事還常常被我以女性主義的角度省視,當成寫期末報告的最佳題材!

回顧歷史,在二十世紀之前,這類現在被我們視為"經典"的童話故事,並非純粹的兒童讀物,而是以普羅大眾為其讀者群;除此之外,這些故事的內容從來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們的基本藍圖通常來自於口耳相傳的民間傳說,而後隨著時空的變遷不斷衍生出新的面貌。青蛙王子是格林童話裡的第一篇故事,類似的故事不但出現在許多文化中,故事的細節也隨著時代在改變;譬如說,在早期的版本中,青蛙變回王子靠的是不耐煩的公主將它往牆上奮力一擲,陰錯陽差的解除巫婆的魔咒,現代人普遍認為許多童話故事的原始情節太過暴力不適合幼童欣賞,再加上二十世紀中業以來,迪士尼卡通不斷的塑造童話故事中公主與王子的浪漫形象,以至於在我們這一代所熟知的青蛙王子中,公主的吻成為破除魔咒的關鍵。

我想,與其擔心經典童話故事的內容會灌輸孩子不合時宜的八股觀念,因此嚴格禁止孩子接觸這類故事,倒不如試著讓他們了解故事反映承載了不同時代文化下的價值觀,進而鼓勵他們思考各種可能性;女孩不一定要當公主,青蛙可以不是王子,還有還有,我每次聽到壞巫婆都會不禁皺眉嘆氣,巫婆也可以很善良阿!    
  

1.05.2011

塑膠袋的旅程 Journey of A Plastic Bag


這篇文章要介紹的是一部充滿想像力又發人深省的影片,和烘焙一點關聯也沒有,也不是我們遊山玩水的種種,它敘述的是一個塑膠袋浪跡天涯的故事。
這部由 Ramin Bahrani 執導的短片只有18分鐘左右,可是看完之後的深刻感觸卻讓人難以忘懷。你可以把它當成簡單的環保電影,倡導大家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量,因為故事的主角是一個被人類丟進垃圾場的塑膠袋,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法,緩緩回顧當時光流逝,人類或許早已消失,它卻仍舊漂泊世間尋找主人的經歷。看完影片,光想到那些成千上萬個萬年也不會分解的塑膠垃圾,正漂浮在太平洋中,應該就足以讓大家記得買菜購物時要多用自備的購物袋。
但是這部影片之所以能動人心弦,是因為它所訴說的不單單只是塑膠製品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而是人生在世許多難解的疑惑。塑膠袋的旅程其實就是我們的旅程,我們不正和塑膠袋一樣,流浪在聚散無常的世界裡,孤獨的尋找存在的意義與目的,對我從哪裡來,又該往何處去感到困惑呢?
我把自己寫下的英文對白和中文翻譯放在這兒,希望可以讓更多人欣賞這樣一部撼動人心的影片。

Plastic Bag
They told me it’s out there, the pacific vortex, paradise.
You may be thinking: hey, shut up, enjoy the sunset, you idiot.
Well, I don’t care what you think.
No one needs me here anymore, not even my maker.
Do you know her by chance? Have you seen her?
My first breath. I met my maker. I had a purpose.
She was quick to accept me into her life and made me a part of her life, but she also gave me my independence.
I met her friends.
She trusted me.
She showed me what she knew of the world.
I didn’t understand all her running around, but I always cheer her on.
This was shocking. This brought me closer to her than we would ever before.
My skin against her skin. My cold her warmth.
I made her happy and she made me happy.
I thought we would be together forever, until I met her private monster.
Look  at this beast. How could she prefer this one to me?
What could this thing do? Nothing but slobber all over me!
She spent less and less time with me, but I still did everything for her.
I thought it must have been a mistake, that she must worry sick about me.
I imagined her crying: Where is he? Where is he?
Nothing could destroy me.
Flying monsters coming to peck at me, and the darkness begins.
I don’t know for how long or if it did matter.
The world decomposed. It was eaten by monsters, some too small for me to even see.
Not me.
I remained. I was strong and smart, and I will find my maker.
I had holes, but over time I learned how to use them to navigate the winds and I could fly.
I was free, or so I thought.
Sometimes I have to wait and wait.
I searched everywhere for our home, hoping to find her.
Destruction. Desolation. There was nothing.
She never came.
I thought this was her, but there was nobody left.
I did not want to think about here anymore.
She had forgotten me and I will forget her, too.
I went to worlds I have never seen.
What kind of giant monsters had lived here and where were they now?
No matter how far I traveled there were always new worlds to see.
I wonder, if my maker know such places existed.
They looked like my maker’s own beast, only bigger.
I served no purpose to them.
Monsters be gone.
And sometimes the world is even too great for me.
And sometimes the waiting drove me mad.
Wasn’t she beautiful? She was also searching her maker.
I don’t need a maker anymore. I only need her.
The winds drifted us apart and left us alone again.
Where was I going? Who was I ? Was that me?
I looked just like the earth. I turned around and I saw the sun, and I looked like that, too.
But I was still lost, and that’s when I first learned about the vortex.
They have chained themselves here on purpose in order to preach about the vortex.
It was a world in the pacific ocean where hundred millions tons of us has gathered.
They said there was no maker. They said we were the maker.
They said in the vortex we are free. It was paradise.
They told me to go there to join the others.
And I was born again. And I reached out my hand to touch.
They looked just like me, and with time I learned to use the currents of the water, as I had used the currents of the winds, and I went searching for the vortex.
Some ate little pieces of me until they realized I was useless to them.
I wonder where these little pieces are now.
I made it to the vortex. I was with my own kind, cover the area of the size of a small continent.
We are free and happy. I love going in circles, and circles, and circles.
But no one here thought about anything.
I grew restless, and I started to think about her again.
So I spun around so fast and I was freed, but I was quickly trapped.
I have no idea how long ago it was.
Over time, I came to like these monsters.
Isn’t that one beautiful?
Did my maker exist or had I created her in my mind?
Why were my moments of joy so brief?
And yet, like a fool, I still have hope I will meet her again.
And if I do, I will tell her just one thing:
 I wish you had created me so that I could die!

塑膠袋
他們說 那兒就是太平洋漩渦 天堂
你可能在想 你這傢伙閉嘴 靜靜享受這夕陽西下吧
我不在意你們怎麼想
這裡再也不需要我了 連我的創造者 () 都不需要我了
你會不會碰巧認識他呢 你見過他嗎
這是我的第一口氣息  他就是我的創造者  我有著目的
他很快的就將我融入他的生活中 使我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他也給了我獨力的能力
我見到他的朋友們
他信任我
他帶我認識這個世界
我不懂他為什麼要跑來跑去 但我一樣為他加油打氣
我和他更加親近了 我們倚偎著彼此 我冰冷 他溫熱  我們帶給彼此快樂
我以為我們會永遠在一塊兒 直到有天我見到了他養的怪獸
看這頭怪獸 他怎麼會喜歡它勝於我呢 這怪獸什麼也不會 只會口水滴的我全身都是
他和我在一起的時間愈來愈少了 但我還是為他付出一切
我以為這一定是弄錯了 我的主現在一定為我心急如焚 我想像他哭喊著它在那兒呢 它在那兒呢
沒有事物可以摧毀我 那些飛舞的怪獸啄著我 黑暗降臨
我不在意也不知道時光流逝
周遭一切都分解了 他們被怪獸吃掉 有些怪獸小到連我也看不見
我沒被分解 我依然存在 我強壯又聰明 我會找到我的主的
慢慢的我學會如何利用風來飛翔 我似乎自由了
但有的時後我必需經歷慢長的等待
我尋遍各地 希望能找到他
毀壞
孤寂
空無一物
他沒有出現
我以為這是他
但所有人都不見了
我再也不想他了 他忘了我 我也會把他忘了
我去到我從未看過的地方
是什麼樣的巨獸住過這裡呢 他們都到那兒去了呢
不論我行走了多遠 總有未見過的新世界
我好奇 我的主是否知道世上有著這樣的地方
它們看起來像主養的那隻怪獸 只是更大
它們不需要我 怪獸快走吧
有時這世界連我也嫌太廣闊  有時等待令我發狂
她很漂亮吧
她也在尋找她的主
我再也不需要主了 我只需要她
風吹散了我倆 我們又形單影隻了
我要往那兒去呢 我是誰呢
這是我嗎 我看起來就像大地 我轉身仰望太陽 我看來也像日光
就在我迷惘之時 我初聞所謂的太平洋漩渦
他們刻意把自己綁在這兒以便告訴大家太平洋漩渦的存在
太平洋漩渦是在太平洋上由數以萬計的我們聚集而成的地方
他們說主是不存在的 他們說我們就是主
他們說在太平洋漩渦裡 我們是自由的
那兒就是天堂
他們要我往那兒去和大家會合
就這樣我重生了
我伸長手觸摸  它們看起來就像我
我學會了利用海流 就像之前我會利用風一樣 我出發去尋找所謂的太平洋漩渦
有些生物小塊小塊的啃食我 直到他們發現我不是食物
我好奇這些小碎片現在到那兒去了
我最終找到了漩渦  我和我的同類在一起了
我們覆蓋了像一小片大陸一樣大小的區域
我們逍遙自在 我愛繞圈圈 繞阿 繞阿
但是在這裡大家都不事思考
我開始覺得焦躁  我又開始想念我的主了
我急速轉身就脫離了漩渦 但是我很快就被困住了
我不知道這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慢慢的我也學會喜歡這些怪獸
那一隻很漂亮不是嗎  我的主真的存在嗎  還是他只是我的幻想呢
為什麼快樂時光如此短暫 但我卻像個傻子般 仍舊期待有再見到主的一天
假如我真的再見到他了 我只想和他說 
我希望你給我的是有限的生命